主辦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備案證號:魯ICP備09023866號-50
●主持人:
梁旭日 大眾日報記者
●嘉 賓:
譚旭光 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
劉龍斌 杰華生物技術(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立華 迪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學典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黎紅雷 中華孔子學會儒商會會長、中山大學教授
在對商人的若干種評價中,“儒商”可謂極高的一種。然而,怎樣才算得上儒商,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新儒商,這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討論。本報邀請幾位嘉賓,就這一話題繼續“給儒商畫像”。
“儒商”一詞的來由——
儒家的“財商”其實挺高的
主持人:在很多人看來,儒家思想所論述的多是倫理道德,可實際上,儒家思想在“商道”上的闡述,也非常值得學習借鑒。“儒商”一詞或者說儒商傳統,是怎么來的?
黎紅雷:在我看來,所謂“儒商”,就是具有儒家精神氣質的商人。山東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也是儒商精神的發源地,孔子弟子三千,其中就有一位成功的商人子貢。子貢作為孔子的弟子,被稱為“儒商鼻祖”。與子貢同時代的還有另外一位著名商人,就是陶朱公范蠡。范蠡雖然不是孔門弟子,但其“富而好德”與孔子的“富而好禮”精神相通,也是具有儒家氣質的商人。
王學典:“儒商”一詞大概從明清時期才開始流行,當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大批飽讀詩書而又科場失意之士投身商業,儒和商的關系遂引起普遍關注,以義束利的“儒商”概念應運而生。
儒商的基本標準——
取之有道、濟世經邦
主持人:近年來,關于儒家經商思想的研究和討論不斷增多,內容包含義利、誠信、仁和、樂施等主要方面。那么,“儒商之道”的核心內涵是什么,或者說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儒商”?
譚旭光:儒家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逐利是企業的天性,發展是企業的本職,但任何發展,都要堅持正確的義利觀。真正的儒商一定是“以誠立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堅決抵制弄虛作假。
其實,儒商的內涵與中央提倡的企業家精神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本色,“創新發展、專注質量、追求卓越”的品質,“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的情懷,這36個字,既是新時代賦予中國特色企業家精神的內涵,也是傳統儒商價值觀在新時代的賡續與煥新。
朱立華:所謂“儒商”,就是指企業家和其所經營的企業在經營理念、企業文化等方面有儒家之風。真正的儒商要遵紀守法,堅持誠信經營,有高度的商業道德和職業道德;既要關注企業效益,也要注重社會效益,既要善待自己的員工,又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王學典:在我看來,衡量儒商的基本標準是看這個商人如何對待義利關系,凡是以義為前提、堅持利不害義者均屬儒商。所謂“儒商之道”,實際上就是義利兼顧、做人與經商統一之道,其核心理念是道義經濟,而不是唯利是圖的經濟。
新儒商——
既講厚道,又講智慧和創新
主持人:在中國的企業家群體中,談起浙商、粵商,評價往往是敢闖敢干、勇于創新,說到山東企業、山東企業家,則常常說誠信穩重。對這種氣質評價,各位嘉賓怎么看?
譚旭光:我認為,魯商的優點是厚道,缺點是太厚道。今年年初,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指出了山東經濟存在的諸多不足,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山東經濟發展動能不足,主要體現在傳統企業發展乏力,新興企業孕育緩慢。而究其根本,就是創新不足。濰柴從1998年瀕臨破產到2017年收入突破2000億元,最關鍵是抓住了創新這個“牛鼻子”。濰柴的創新,以堅守主業為前提和根本,心無旁騖攻主業。如果不專注主業,不注重技術創新,什么掙錢做什么,一會搞這個一會搞那個,那么企業競爭力就是零,是不可能成功的。
朱立華:無論做人還是做企業,誠信都是必須具備的品質,只有誠信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遠更好,這在山東企業家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至于創新精神不足,我覺得相對一些發達地區確實有一定差距,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劉龍斌:山東企業家長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創新和儒家文化并不是對立沖突的。我來山東后,跟省里、青島的相關政府領導以及行業領袖接觸后,覺得山東人骨子里面創新的精神是存在的,只是怎么樣把這種潛力給激發出來。而要讓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更充分地發揮出來,需要不斷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上的束縛。
與天下儒商
共享“山東機會”
主持人: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新儒商?政府又該如何吸引、支持天下儒商來魯發展?
黎紅雷:新時代需要新儒商,新儒商要對傳統儒商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做到德以治企、義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創業、仁以愛人、勇以擔當。比如,智以創業,要求踐行儒家“智者不惑”的理念,善抓商機,與時俱進。
朱立華:進入新時代,誠信、責任擔當仍是根本,同時應加大創新力度,拓寬全球視野,以國際眼光和戰略發展企業。目前,迪尚集團已經形成全球布局:在國內外設立100多個設計師工作室和設計公司,在多個發達國家設有設計公司、品牌公司和貿易公司,還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了世界各地市場和資源的互聯互通。
劉龍斌:這個時代,不創新是會死亡的。新時代的儒商,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也就是創新意識和膽量。杰華生物從2000年左右開始創新藥的研發,今年5月全球首創的生物新藥“樂復能”正式上市,給乙肝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這“篳路藍縷”的18年,就是堅持創新的18年。現在,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思想上、政策上已經走在前面了,正在走進大力提倡創新的新時代。山東的企業應該抓住這個契機,爭取在創新上也走在前列。
譚旭光:儒商精神沒有過時。但在新時代,儒商應該被賦予更多的要求。新時代儒商要更具“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作為企業家,應該比以往更有決心推動改革,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儒商要更具“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創新精神。作為企業的掌舵者,要不斷創新,敢于否定自我;勇于應對挑戰,在全球經濟風浪和行業交替顛覆中,敏銳地嗅到發展機會。新時代儒商要更具“兼收并蓄”的開放精神。山東大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更需要開放、包容的心態,學習引進吸收先進的理念、技術、模式。
(參與采訪:本報記者 彭輝 白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