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備案證號:魯ICP備09023866號-50
圖為新材料產業論壇現場。 □記者 王世翔 盧鵬 報道
目前,山東新材料產業尚處培育起步階段,急需在思想碰撞中匯聚發展智慧,與來自海內外的高端專業人才共享發展機遇。“儒商大會2018”新材料產業論壇以“新時代 新材料 新動能”為主題,宣傳營商政策、推介重大項目,更有專家、企業家代表現場分享理論思考與實踐經驗,論壇成為一場精準化的“雙招雙引”活動。
□ 本報記者 付玉婷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處長蔚力兵:
扎實推進新材料產用對接
材料是中間產品,價值在使用中體現出來,應用過程是衡量材料性能、使用效果和真正價值的關鍵環節。“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于應用。”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處長蔚力兵認為。
蔚力兵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地方性的產用對接,或者推動一批地方性的生產應用平臺建設。但建設過程中,他建議山東把握好以下要點:一是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平臺建設不是“拉郎配”,必須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為導向,形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運作機制,實現自主建設,市場化運作,上下游協同發展。其次,統籌布局,有序建設。山東需要堅持需求牽引與戰略導向相結合,整合產業鏈各環節優勢資源,合理定位、有序建設。不能因為平臺工作造成新的重復投入和重復建設。再就是產用結合,示范推廣。他表示,平臺要統籌關鍵領域的研發、產業化和應用示范工程,加速生產應用技術迭代,培育新材料應用初期市場,實現新材料工業與關鍵領域快速健康發展。
當前山東已出臺了支持新材料的專項政策。下一步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蔚力兵認為,需要更加科學地做好新材料產業布局,在各地新材料產業聚集區內部,優化企業創新環境,并且全面推進新材料及零部件生產、制造和組裝過程的綠色改造,使得新材料集聚區向綠色、美麗的發展目標邁進。
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
山高人為峰,
補齊新材料人才短板
山高人為峰,產業發展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山東發展新材料產業,當務之急是補上高端人才缺乏這塊短板。山東大學在新材料方面有良好的技術積累。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表示,山東大學將進一步整合研究力量,協同海內外智庫資源,充分發揮學校思想庫、科技庫、人才庫的作用。
他介紹,依托校內研發和校外孵化基地,強化基地、人才、金融支撐,山東大學正著力構建協同創新生態,探索快捷有效的技術轉移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企業與高校院所、科技與產業、科技與金融的有效融合。
圍繞健全多層次多類型人才體系,山東大學從課程設置、學生實習實訓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尤其是強化產業導向,讓產業參與到人才培養工作中來,形成人才與產業的良性互動,創新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合作培養、定向培養等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具有新知識結構的新材料人。
上海國瓷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錫濱:
以標準定未來 專利標準戰略化
新材料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難度、高門檻和長研發周期、長驗證周期、長應用周期“三高三長”的特點,很多技術方向不確定,很多未來市場不確定,但作為各行業的基礎和支撐,進行核心技術突破和創新又迫在眉睫。上海國瓷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錫濱指出,目前發達地區和國家都十分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制訂了一系列政策計劃,也形成了不少可供借鑒的發展經驗。
從世界范圍來看,誰缺失了標準,誰就沒有話語權,沒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他介紹,目前西方國家都把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提升到戰略競爭的高度,力爭將自己的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從而在專利標準化戰役中獲取最大的勝利。由此帶來的啟示是,一個地區要想發展新材料產業,也必須將專利標準作為戰略化策略,并且大力推動企業專利標準國際化。
發展新材料產業,宋錫濱認為,一個地區必須加強人才集聚和產業整合氛圍的打造,重視知識產權尤其是知識產權的落地,形成以市場應用為導向的持續有效的技術研發和設備研發。
東岳集團董事長張建宏:
走出去聚才,加快自主創新
氟硅材料是朝陽產業,我省在去年就提出通過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東岳集團,在淄博市桓臺縣建設千億級氟硅材料產業園區,打造全球領先的氟硅高新技術產業鏈,通過讓全國更多氟硅企業落戶園區,抱團做大做強氟硅產業。
“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是當前氟硅行業的短板。”東岳集團董事長張建宏一針見血。他認為,山東在這方面需要扎實推進創新戰略實施和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培育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材料、節能環保、膜材料五大領域,圍繞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電子化學品和生命科學等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需求,形成一批帶有戰略性、標志性和引領性的技術和主導產業。
記者了解到,東岳集團正實施“走出去聚才”的創新人才戰略。在氟硅材料人才聚集地上海、杭州、成都等,東岳建立研發機構的計劃都進入了實質籌備階段。在北京與北京化工大學聯合成立的東岳—北京化工大學氟硅材料研發中心,剛成立半年,就聚集了博士、碩士10多人,并已有一個高科技項目馬上落戶園區。與此同時,東岳集團還不斷加大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力度,以項目為合作基礎,聚焦資源和人才,去年已有對外合作項目32個。
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石巖:
加強自主核心技術保護意識
非晶態金屬材料(簡稱“非晶帶材”)是世界公認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性產業。據介紹,當前國內非晶帶材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也出現一些企業盲目投資搶占市場,惡性競爭等問題。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石巖認為,發展非晶帶材產業,提高自主核心技術的保護程度,通過PCT(專利合作協定)途徑加強海外專利布局,尤為重要。
去年10月,日本某金屬公司及其美國子公司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交337調查申請,指控我國企業(包含云路等5家國內企業)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非晶帶材產品侵犯其商業秘密,請求ITC簽發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一旦我國企業敗訴,中國所有非晶帶材產品將作為侵權產品被排除出美國市場,其他潛在市場也可能受影響。中國非晶帶材行業堅定不移,依靠自主研發實力積極應訴,并最終以完勝而告終。
“一方面要致力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尤其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自主核心技術保護和知識產權戰略布局。”石巖建議,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共同創建行業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