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備案證號:魯ICP備09023866號-50
山東首個阿里云創新中心落戶聊城
通過科技力量為產業賦能,打造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標桿
□記者 李夢 王兆鋒 報道
本報杭州訊 9月6日,在2018聊城(杭州)“雙招雙引”投資環境說明會上,隨著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山東智匯谷實業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三方正式簽約,山東首個阿里云創新中心(聊城產業基地)落戶聊城高新智匯谷,其規模目前居全國之首。
“自山東省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阿里巴巴與山東的合作邁入了快車道。”在簽約儀式上,阿里云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李津介紹:“這是阿里云在山東落地的第一個創新中心創業基地項目。該項目結合阿里云計算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優勢,與聊城的農業、工業和新興的特色產業相結合,通過科技力量為產業賦能,打造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的標桿。通過大數據與產業結合,加快產業與互聯網融合,打造新模式、新業態,實現跨界融合、協同創新。”
阿里巴巴更廣為人知的,或許僅是一個“買買買”的電商平臺,很多人甚至將其等同于天貓、淘寶、支付寶。其實不然,以阿里云創新中心(聊城產業基地)為例,將集合阿里巴巴集團在阿里云大數據、電子商務、螞蟻金服、大健康、大文娛、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優勢,打造輻射魯冀豫的“高新·智匯谷—阿里云創新中心”。
這個項目落戶聊城,對于創新、創業者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山東智匯谷實業有限公司總裁高慶民說,以前做園區,是千方百計引進企業,而我們這次是引進平臺,把土壤培育好,讓企業能夠茁壯成長。對于創業型企業來說,在這個平臺能夠打破創業初期的瓶頸,解決資金、資源配置、專家顧問等問題;對于傳統企業來說,能夠運用大數據云分析、互聯網思維等,幫助他們進行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阿里巴巴有擔當,我們有使命感,共同的愿景讓我們走到了一起。這個項目,將為聊城乃至山東創業青年和企業插上實現夢想的翅膀。”山東智匯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立說,“借助政府的資源和政策、我們企業靈活的機制以及阿里巴巴的技術支持,攏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聊城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建成后,將承擔阿里集團每年舉辦的世界級2000余人參與的全球AI(人工智能)峰會,國家級1000余人參與的電商峰會,以及輻射冀魯豫的月度路演投資活動。阿里云創業中心(聊城產業基地)將形成以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健康、文化創意、金融創新為主的產業集群。在人工智能領域、物聯網IOT領域,智能設備領域形成產業技術優勢。計劃將孵化數千家以上中小型優質企業,引進100余名國內外頂尖人才,1000余家企業機構進駐,培養2萬名以上的新創業者,新增5萬余個就業崗位,年產值交易額過百億元,年稅收10億元以上。
“阿里云會盡快‘下雨’,滋潤聊城中小企業。”據相關人士介紹,阿里云的資源會盡快落地,和聊城的產業相結合,充分發揮高端計算能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讓三、四線城市的中小企業,在運用前沿科技方面,能與一線城市的企業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聊城有一個鎮在發展葫蘆產業,但當地農民是一家一戶小作坊式地發展,對電商不了解。項目落地后,會推出系列培訓,改變創業者的思維習慣,可以對農民進行專業培訓,幫助葫蘆飛向全國、全球廣闊市場。這和聊城人對項目的期待是一致的,一位市民說:“希望這個項目能給聊城帶來頭腦風暴。”
“下一步,聊城市要聚焦聚力招新引優。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重點發展基于產業融合形成的新業態,培育智能物流、個性定制、共享經濟等基于大數據應用創造的新模式。”聊城市長宋軍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