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備案證號:魯ICP備09023866號-50
□ 本報記者 付玉婷 趙 琳
當前民營企業面臨諸多困難,打贏這場信心之戰,需要打破各種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桎梏,讓民營企業自由飛舞。
圍繞土地、人才、平臺等各類制約創新發展的突出瓶頸,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出實招、謀實策,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主動出擊創新舉措,推動要素充分匯聚涌流,合力穩固我省經濟“半壁江山”。
減壓松綁,紓解用地困難
土地是發展之基,但也是多年來束縛民企發展的一道“緊箍”:一句“用地難”,道出規劃打架、指標匱乏、費用高企等一系列掣肘因素。山東龍福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工信部工業產品生態設計和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全省九部門聯合出臺文件支持其牽頭建設全省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即便如此,該公司擬投資10.9億元建設的每年20萬噸廢塑料高效回收利用項目,仍因規劃用地性質問題數次變更選址,影響了項目及時落地。
用地難最直接的體現正是項目落地難,這已不僅是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當前發展困境的問題,更是涉及到民營企業能否盡快實現破舊立新的問題。緊扣這一矛盾,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在“非公10條”、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45條、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42條及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5條中,將保障土地供應、創新土地供給方式重點著墨,聚焦企業關切,開出不同“藥方”,持續細化舉措。
為降低用地門檻,我省一方面賦予企業更多選擇權,一方面讓土地體現出作為資產服務企業發展的價值。彈性年期出讓土地讓濰坊嘉實孵化產業園有限公司節省下土地成本800余萬元,在172.7畝的土地上將建起一個總投資額達10億元、容納高科技企業400家的城市工業綜合體,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范例。對這種“靈活定制”,企業很買賬:今年短短半年間,濰坊全市企業選擇“彈性年期出讓”等工業靈活供地方式的已有12宗。
對技術領先、填補產業鏈條斷點和布局空白的大項目、好項目,我省統籌挖潛,優先支持,絕不讓優質項目因土地卡殼。占地僅6畝,畝均稅收貢獻卻超過百萬元……正走上發展快車道的山東綠愛糖果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過布局共享工廠加速轉型升級,但因缺少100畝的土地指標犯了難。臨沂市蘭山區充分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和挖潛指標,對確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按項目實際用地需求和建設時序使用年度計劃逐步解決,幫企業解了燃眉之急,目前相關土地已全部簽訂征收土地補償安置協議。
民營企業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可剛成立就拿出巨量資金建廠房不現實,租用的廠房又很難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8月22日,一條來自濟南市經信委的消息,讓山東銀豐國際生物城建設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馬學軍很興奮:銀豐國際生物城等3個項目被認定為中小微企業產業園工業類標準廠房項目,這樣一來就能進行工業地產產權分割,從根本上破解企業用地難、分割難、資產抵押難等問題。
“組合拳”式的政策措施正初見成效,同時,我省更強調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修改、完善。有企業反映新業態需要的土地尚缺乏政策依據,借鑒外省做法,濱州一些地方已考慮在基本農田中允許建設用地呈點狀分布,為新業態提供保障;空間不足,那就通過土地增減掛鉤“擴”一塊,閑置土地開發“換”一塊,清理違規建設“清”一塊,千方百計增加指標供給……“一企一策”“一個堵點一套方案”,各地積極探索,主動靠上,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進一步放大政策紅利。
鋪路助力,彌補人才“赤字”
人才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在新舊動能轉換、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民營企業對創新和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首先反映在對口人才的需求上。
山東博麗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淄博一家主營日用玻璃器皿出口的民企,擁有全國最大的玻璃器皿網上交易平臺?;叵肫饛摹熬€下”到“線上”的轉型經歷,董事長畢研峰說:“當初由于對互聯網行業不熟悉、人才儲備欠缺,一度想放棄網上交易平臺建設,幸虧淄博市和張店區政府及時伸出援手?!崩Ь持?淄博市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張店區英才計劃、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149萬元真金白銀及時“匯入”博麗。隨后,博麗與山東理工大學建立“校城融合”項目,16名專業人才入住企業。
“淄博市人才新政23條”頒布后,當地企業在招引高素質人才、創新發展方面更覺得心應手。“現在省里又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5條,字字珠璣。既然‘東風’已來,我們沒理由不擼起袖子加油干!”畢研峰說。
民營企業普遍存在招工難現象,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尤其缺乏管理、經營、銷售、科研等專業人才。
廣饒經濟開發區通過引進一個高層次人才,帶來一個創新團隊,引領一個產業發展。東營市布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冠利告訴記者,經區里協調,他們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共建了院士工作站,引來了“鳳凰”,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目前,僅在廣饒經濟開發區,就有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名、“黃河三角洲學者”特聘專家4名、山東省首席技師1名。這得益于當地精準對接民營企業需求,為企業與人才之間“牽線搭橋”的扎實舉措。
市場信息瞬息萬變,黨委、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接連不斷,對很多民營企業來說,在正常的生產經營之外,很少有心力去研究分析、充分利用。不少企業家反映:缺乏這樣的人才。
那就把這樣的人才送上門去!10月30日,煙臺主辦2018中國(煙臺)基金產業發展大會,邀請國務院參事到會發表主旨演講,畢馬威中國、睿德信投資集團、洪泰資本、民生通海、同創偉業、深創投集團、廣發信德、矽亞投資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負責人現場發表真知灼見。
“解渴!”一位參會企業家說,當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十分密集給力,在這樣的高端論壇上發布專業權威的闡釋,必要、及時。
德州組織出國培訓、出省推介,讓企業人才解放思想,開拓思維,轉變觀念。山東邁寶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是寧津縣商用健身器材龍頭企業,董事長趙世龍告訴記者,當前出口形勢嚴峻,企業多年保持的10%以上增速在今年出現下滑。寧津縣主動“出招”,精準對接企業人才需求,在北京舉辦健身器材產業發展需求發布會。今年9月他還參加了市里舉辦的民營企業家赴德國培訓?!斑@種高水平的培訓,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差距、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破解各種難題的本領?!?/p>
引進來,還要“留得住”。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之前最大的短板是商業生活配套不足,企業總擔心留不住人。為此,園區重點推進住宅、商業綜合體等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工作生活15分鐘生活圈,讓園區宜居宜業,讓人才舒心工作,下一步還將建設人才公寓,讓高端人才拎包入住。目前,我省不少地方都在為民營企業引進的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申報生活補助、人才公寓等優惠政策,落實各類高層次人才專項經費,徹底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搭臺清障,清除成長煩惱
民營經濟發展遇到市場、融資、轉型“三座大山”,當中有外部原因、客觀因素,各級政府正積極創造解決條件,進行“及時雨”式的紓困。同時我省更清醒意識到,要著眼未來加強中長期制度建設,推動民營企業用發展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山東經濟整體穩定性較強,但也使一些企業缺乏轉型緊迫感,市場形勢一變化,難免陷入困境。我省積極引導企業摒棄“利潤一點點,小富即心安”的觀念,一手找準核心環節,帶去精準的政策扶持,一手提供貼心服務,定導向、表態度,以政府魄力增強企業創新魄力。
長大、長高了,抗風險能力才能提升。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各出各招:在青島,今年給新增規上工業企業的獎勵從10萬元提至20萬元,且服務業、批零住餐等領域的“小升規”也能享受。省中小企業相關部門今年已開展兩批“瞪羚”企業、準“獨角獸”企業認定和培育工作,新評選認定的“瞪羚”示范企業,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同時各級財政還正落實貸款貼息扶持政策。
規范、安全了,發展才不用提心吊膽。環保督查中,惠民縣320家繩網企業因環評不達標被關停,李莊鎮商會與鎮黨委、政府組織人員深入企業,主動跑發改、環保等職能部門,在依法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積極引導小、特、精、優企業全部進駐循環經濟園區,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和設施整改,短短40天當地繩網企業全部達到環保標準開工生產。正是體察到一些地方忽視合理訴求,挫傷企業轉型升級積極性的情況,我省在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5條中專門明確:對因政策變化、規劃調整造成合法權益受損的,依法依規補償救濟;堅決避免“一刀切”;制定可預期的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為企業轉型升級留出必要時間、空間等。
一項熔點檢測設備得上百萬;若檢測材料內部結構,還要用到近千萬元的DSC差示掃描量熱儀……山東永聚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曉寧一番話道出中小民企創新升級路上的“卡脖子”難題:從“憑經驗”轉向更有科技含量的研發,對基礎數據支撐要求極高,然而國家級檢測平臺太搶手,一排隊就是一兩個月,自己配齊又不現實。我省一方面解決信息溝通問題,搭建共享平臺,讓中小民企找得到有相關設備的國有、大型企業;一方面為企業減負,今年10月1日起,檢測、試驗、分析等活動發生的費用同一企業每年可最高補助50萬元,補助使用范圍也已由原先中小企業擴至中小微企業。
民營企業嗅覺靈敏,提出想法需求,政府如能及時跟上,創新升級變現的速度就能快些。軟磁復合材料市場空間大,全世界僅德國、瑞典、日本和國內幾家企業從事研發,其中就有山東精創功能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整合國內相關資源才能加速研發,但行業較窄較精,企業又勢單力薄,得知企業的難題,臨沂首次專門為一個企業召開會議,迅速組建起磁電產業專班,專項負責推進。11月10日,中國軟磁復合材料產業聯盟正式在臨沂成立,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山東大學等20余家科研院所,國機智能、中瑞電子、重慶光電等80余家行業上下游企業參與其中??偨浝碇砼损┟鞅硎?政府幫助企業一起研究政策、探討模式,公司5000萬元的注冊資金里,有3500萬元來自于高新區名下的創投公司真金白銀的支持。
(□ 本報記者 晁明春 張海峰 董卿 田茹 都鎮強 劉磊 李廣寅 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