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備案證號:魯ICP備09023866號-50
把企業做專做精、做強做久,翔宇集團董事長林凡儒——
跑一場醫藥健康產業的“馬拉松”
□ 本報記者 田 茹 本報通訊員 肖常彬
11月15日晚,翔宇集團董事長林凡儒回到臨沂。剛剛過去的兩天,他以山東省醫藥商會會長的身份,帶領省內25家藥企負責人,到江蘇多家民營企業進行考察,收獲滿滿。
“第二天一早睜開眼先看新聞,又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這個消息,指的是省政府剛剛出臺的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35條意見,“黨和政府把‘口袋里的生產力’真金白銀般地拿出來了,為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開出了‘藥方’,更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
“我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林凡儒深有感觸地說。年輕時,林凡儒在鎮上賣過柳編,織過草袋,當過伙夫。1990年到1996年,林凡儒開始做瀝青防水材料的流通、生產和施工。1999年,臨沂一家部隊制藥企業在改制之列,林凡儒抓住機會,進入了醫藥行業,組建了山東翔宇健康制藥有限公司。2005年,又收購了臨沂醫藥集團,拓寬了藥品分銷渠道。
這期間,林凡儒相繼進入汽車、地產、金融等行業,但隨后逐漸退出了一些行業。“當時,我只是在做一體兩翼的加減法。”林凡儒說,一體,指的是醫藥產業,這是翔宇架構下的主導產業,現已發展成為涵蓋醫藥工業、醫療連鎖、醫藥物流、醫養結合的現代化企業。
為了做加法,翔宇把百年老字號“仁和堂”發揚光大,在省內和內蒙古等地開起了連鎖藥店;并和有醫藥背景的國藥控股強強聯合。減法則是把與主業無關的、沒有話語權的產業,逐漸剝離和砍掉。
這幾年,翔宇又做起了“乘法”,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融合,發展互聯網電商,確立了做醫療大健康產業平臺的發展戰略。“除法”則是改善落后的管理方式,除去與業務無關的時間和精力占用,講究精細化管理,做大規模分子的同時,做小分母,降低成本。
五個階段,四次轉調。2015年,翔宇藥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如今,翔宇已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中國專利明星企業”“中藥科技示范企業”等桂冠加身。
在位于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企業總部參觀時,記者發現,翔宇的企業文化一直倡導“商、馬、合”。“商”即林凡儒創立的翔宇商學院,指的是學習文化;“合”是合伙人,說的是共贏文化;“馬”則是馬拉松文化。
原來,4年前林凡儒查出脂肪肝、高血壓等病癥后,醫生建議他控制體重,幾個朋友則拉他去跑馬拉松。
“第一個馬拉松在重慶,跑完后一脫鞋,全是血水和血泡。2016年,我跑了8個全馬,去年9個,今年少點,跑了3個。”林凡儒說,“參加馬拉松,可以挑戰人生極限,鍛煉人的意志,還能體驗城市最美的景觀人文。現在,公司很多員工也喜歡上了馬拉松。”
其實,醫藥大健康的專業發展道路,何嘗不是一場堅忍不拔、永不言棄的馬拉松之旅呢?
“人們常說,人生能走多遠,關鍵是與誰同行。我覺得,企業能走多遠,關鍵是聽黨的話,始終跟黨走。”林凡儒發自肺腑地說,“翔宇發展的前30年,是從一元到多元再到一元的變革軌跡。未來30年,我們將緊緊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聚焦實業、做精主業’的要求,定位醫藥健康產業,抓住時代賦予的歷史機遇,把企業做專做精,做強做久,實現高質量發展,踐行翔宇‘國家需要、社會認可、益于人民健康’的企業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