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山東省商務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前三季度全省商務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進中提質。
前三季度,全省進出口24426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出口14793.4億元,增長20.8%;進口9632.6億元,增長8.7%。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幅分別高于全國5.8個、7個和3.5個百分點。對東盟、美國、歐盟、韓國、俄羅斯、日本前6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56.1%、12.5%、4.4%、6.8%、60.8%和7.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40.2%,占比37.9%。對RCEP市場進出口增長25.1%,占比37.7%。
據了解,山東今年出臺《外貿固穩提質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32條政策措施。優化“魯貿貸”運行機制,前三季度,“魯貿貸”承辦銀行累計為1649戶外貿企業放款達35.9億元,增長272.4%。創新推出“匯率避險擔保試點”“齊魯進口貸”政策,“齊魯進口貸”自實施以來已放款超過5.6億元。發揮“山東省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作用,覆蓋企業數量達3.2萬家,今年以來“一企一策”解決企業用工、融資、通關、物流等問題訴求230多個。
全力開拓國際市場,保訂單保份額。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今年以來共舉辦線上線下展會25場,5900余家企業參展,“一對一”線上洽談1.2萬場次,線下接待境外客商1.4萬人次,達成意向成交額11億元。在東盟、中東、非洲等公共海外倉設立5個山東品牌商品展示中心,支持企業通過“前展后倉”模式開拓國際市場。搶抓RCEP實施機遇,成功舉辦第二屆日本、韓國、RCEP區域3個進口博覽會,開通長江以北首條中日RCEP快線,RCEP原產地證書簽發數量居全國首位,出口享惠貨值306億元,全省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占比提升2.8個百分點。
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對外貿增長支撐作用。培育認定15家省級跨境電商平臺、20家跨境電商產業園、50家公共海外倉、13家跨境電商孵化機構試點單位,舉辦家電、紡織等12場特色產業帶跨境電商培育活動,全力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創辦首屆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集中展示沿黃省區40個特色產業帶跨境電商特色出口產品,進口品牌覆蓋37個國家和地區,推動沿黃省區跨境電商互利合作、共贏發展。
為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年底前山東將重點推動四方面工作:
加快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組織開展“政策落實服務落地主題活動”,聯合人行、海關、稅務、信保、金融等部門和機構組成“惠企政策宣講團”,對信貸金融、財稅減免、要素保障等惠企政策進行講解。及時梳理企業的新訴求、新困難,做好明年政策儲備。
支持企業保生產、保履約。梳理在手訂單充足、帶動作用強的骨干外貿企業名單,從防疫、用能、用工、物流、金融、口岸通關、人員出入境等方面強化服務,確保企業正常生產、保證履約。用好“雙穩”平臺,及時反映、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
幫助企業穩定單拓市場。統籌用好各類外經貿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參加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印度、尼日利亞等重點自辦展和各類專業展,聯合組展單位開展展前輔導,提高參展成效。用好進博會、廣交會等重要展會平臺,幫助企業對接客商、拓展商機。
發揮新業態新模式增長潛力。依托特色產業帶開展跨境電商孵化培訓,支持企業上線亞馬遜、阿里國際站、eBay等知名平臺,擴大本土特色產品出口。推動“前展后倉”模式發展,組織機電產品、農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利用展示中心進行產品展示,幫助企業拓展當地及周邊市場。(經濟導報記者吳淑娟)